道学通论

"养生到修行的层次,都需注重修德。这种‘德’不仅包含对社会伦理的遵守和与人和谐相处,而且还需要具备更高层次的素养。《道德经》中讲到的‘德’,涉及到道的应用,可以用现代化的词语来表达就是‘净化身心’。"

道学通论

一、净化身心是自我完善的终极需求

胡孚琛教授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自然和社会变迁的历史,也是个体生命不断进化,精神解放和实现的历史。他强调,人类的完善意味着要解决异化现象的束缚,最大限度地开发个体潜能,促进人性觉醒和革命。

道家养生学强调通过修炼心灵和身体,逐步认识、开发和完善自我,最终实现真人的境界。

正因如此,中国国学养生之道绝非仅仅是追求长寿那么简单,而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追求过程。这一追求的理念和实践源自黄帝、孔子、老子、释迦等诸多先贤的共同理想和实践。

道学通论

二、净化身心是净化潜意识、开发元意识的过程

在《道学通论》中,胡孚琛教授将人的意识分为三种:常意识(日常认知和思维活动),潜意识(深层心理和欲望),以及元意识(先天本能意识)。

前天意识、后天意识是心理学上的概念;丹家所说的“识神”以及释家讲的前六识是释迦牟尼佛创立的佛教理论;潜意识则类似于佛教理论中所谈的第七识染污识及第八识阿赖耶识有漏种子;而道家所谈的元神,类似于佛教理论中的无垢识,第八识无漏种子。尽管这些概念来源于不同的传统,但它们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

道家养生修行强调开发元意识,寻找元神,实际上是在寻找所谓的“真我”,这是通过凝练常意识、净化潜意识的过程,最终达到发现自我,开发自我心灵的修炼历程。

道学通论

然而,这三种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特别是后天意识和先天意识就像“阴阳”一样相互促进,无法割裂单独理解。

先天意识虽然深藏不露,但其中的心理能量是可以被唤醒的,并且可以通过后天意识来表现出来。真知、直觉等都是这种唤醒效应的体现。《中庸》中提到,“至诚之道,可以提前知晓。”

《道德经》指出:“前知者,道之资而愚之识。”虽然这只是道的一小部分,却是了解道之深刻的起点。

先天智慧和后天知识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古代道家高人如老庄、魏伯阳、吕纯阳、张伯端都是博学之人,智慧非凡,通晓三教经典。文化水平越高,激发的智慧越丰富。

人的日常意识常常变化,容易受外界影响,很难保持稳定,因此需要进行一定的训练,使其具有“定性”。儒家提倡的“立志”和道家、释家倡导的发愿都是在这个意义上进行的。

潜意识是一个神秘而复杂的领域,它储存了人类演化时期的各种基因,以及包含各种欲望、本能、情感和记忆的深层信息。这些内容可能难以被察觉,但它们对我们的情绪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真正展现出内心的本质,就需要通过净化潜意识来使之达到平衡和和谐。

修行在道家、释家中被看重, 它实际上是潜意识净化的过程。儒家也强调这一点。此外,西方哲学和心理学也倡导修复心灵创伤,重建自我。

需要注意的是,心灵净化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是基于全球命运共同体的净化过程。每个人都是全球命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道学通论

三、养生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是净化身心的结果

《黄帝内经》实际上早已经以更加简洁的方式表达了这种净化身心的涵义:“安静平和,真正的能量随之而来。”

《黄帝内经》强调普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应该包括遵循阴阳平衡的法则,谙于术数,保持节制的饮食习惯,规律的作息时间,不过度劳累,如此便能健康长寿。

精通养生之道的人大约可以做到:“心境平和,欲望节制,精力充沛而不疲倦。顺应自然规律,满足每个人的愿望,从而与道合一。”

中国国学强调的核心养生精神基本上都不会脱离这点。

道学通论


卫昌国学

2023年5月

带你了解神奇的面相识人术,另赠送道学知识180讲,符咒,风水,八字等资料,添加法霄道人微信:517349262  备注:交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2386372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qz1.com/949.html